末代指考結束了!新的「分科測驗」111年就要上場,但它不只是換個名字,連考科、時程以及和新學測之間搭配的關係也因為108課綱調整為完全不同!我們以這篇文章,希望幫你和孩子完全了解如何面對111年的兩大新考試!
學測+新「分科測驗」聯手上場
想要了解新的「分科測驗」,我們就不能把它和學測單獨分開來看,實際上學測和分科測驗的關係比起學測和指考有著相當大的變化:「從『取代』的關係轉變為『結合』的關係」,這就帶來之後學測和分科測驗的重大改變。
從「取代」的關係轉變為「結合」的關係
111年之前(不含),指考對於學生的作用,主要是當學測考的不理想耽誤「個人申請」時的「備案」,重複的考科等於是考砸科目「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是111年開始,兩個大考的重複考科取消,「分發入學」將採用兩個大考的不同考科(依校系所需),也就是「結合」而共同提供「分發入學」所用。
以下介紹兩大考在111學年後(含)的重要改變。
考科的變化一:重複考科的取消
學測考科
現行學測包含國文(含綜合測驗、寫作能力測驗)、數學、英文、自然及社會,共5個科目、6節考試;111學測將考國文、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其中國文依然分成國綜、國寫,分節考試、成績合併計算,各節時間延長。
分科測驗考科
原來指考中,考生可由10科目自由選考,111年起不考國文、英文、數學(和學測重複考科),國英數三科成績改以學測為主,分科測驗從數學甲、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物理、化學、生物7科中自由選考。附加一點,由原本100 分制改成 60 級分制(類似學測的15級分制,但是分為60級)。
(更多學測出題的改變請參考「開始預備!111年學測命題3大改變&3個建議」)
特別說明:數學A、數學B、數學甲有何差別?
108課綱在課程設計中擴大「選修」的堂數,目的是為了讓同學能夠將時間放在依興趣或專長聚焦的課程上;為提高差異化,將高二數學分流為數學A、數學B,高三則可選修數學甲、數學乙或不選修(一般而言數A、數甲難度較高)。分科測驗會考數學甲,主因是學測只考數學AB,許多理工科系認為無法篩選出所需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個人申請時學習歷程中「課程學習成果」的加深加廣選修課程項目各校系也不同,所以也需要依想申請的校系事前了解所應選的數學科別(可參考「升高中?六大建議幫孩子準備學習歷程(國中也有用)」)。
下表是108課綱數學AB的差異:
各數學考科在申請校系時參採的5大差異:
1.數學甲(分科測驗):在考試分發時採用,參採多以數理、醫、資訊、工程系為主。
2.頂大商學院多採計數學A:有些過去指考參採數乙的科系,111年學測申請入學時,要改採數A,例:國企系(台大、政大、北大等)、會計系(政大和北大)。
3.同學群但分別採數A、數B:例如,數A-政大企管系(以培育企業管理人才為主,課程安排涉及各領域專業知識,要求學生入大學前至少俱備微積分、經濟學、統計等能力);數B-中央財金系(為財務、金融、管理相關領域做準備)。
4.同校同學群,但分別採數A、數B:例如,數A-台大政治系;該系有統計學、經濟學等必修課程,需具備一定數學能力才能銜接;數B-台大法律系;數AB均可-政大政治。
5.同校系分別採數A、數B:同是商管系,但分別採數A、數B,例如,數A-台大、政大;數B-中央、東吳。
考科的變化二:大學多元入學申請時程&考試時程的不同
學測考試時程:在寒假舉行,考試期程將由現行2天延長為3天,111年公佈於1月21至23日舉行。
分科測驗考試時程:將由現行3天縮短為2天,111年公佈於7月12至13日舉行。
考試時間為何調整?我們要放大在整個大學多元入學的時程來看,也建議你以整個多元入學的申請時程協助孩子規劃複習計劃。請看下圖:
總結上圖提醒:繁星推薦和個人申請入學不再同時進行,而是一前一後-繁星在前(111年已公佈為3月中~3月底)、個人申請在後(111年已公佈為4月底~六月初),個人申請延後,是為了讓學生高三學習完整。
考科的變化三:出題方式的不同
還有一點很重要、實用性很高,卻很被媒體忽略的資訊(不知道為何?),就是兩種大考出題方式的改變,在這裡提醒你和孩子也要注意!
兩大考試出題方式的改變,絕不是僅止國高中開始加入的素養題而已(若對素養題不甚了解,請參考:升國高中?五大建議幫孩子搞定「素養題」);目前的學測、指考與英聽所包括的題型有選擇題、非選擇題,以及數學所獨有的選填題。111 學年起,除了英聽仍全部為選擇題型以外,學測與分科測驗各考科將視命題與組卷規劃,可適當納入混合題型。所謂混合題型,是一種題組題,一般會有 2 到 4 小題,可包含選擇題或選填題(數學科)以及非選擇題。混合題型的試題設計,是希望評量的層次更為多元,進而可發揮引導考生循序漸進思考作答的效果。考卷也因此產生不同,如下圖:
補充:「高中英語聽力測驗」作用為何?
「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簡稱英聽測驗,是針對高中學生英語聽力進行的一項綜合評量,可作為各校系繁星、個人申請(包含學習歷程)或考試分發的參採項目,所以也不要小看,建議可長期預備,也作為提升孩子英文能力使用。
命題範圍:高中英文第一至第四學期必修課程。
考試時間:每學年上學期,舉辦兩次
題型:以 40 題選擇題方式進行測驗
更多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資料請參考《知道大學入學-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繁星、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都要用到》。
選擇考科3大原則:善用「發現學群」為策略
最後附上選擇兩大考考科的三大原則,給你參考,希望能讓你和孩子現在開始就有一個選擇考科的參考依據。
1.不要「亂槍打鳥」,徒增壓力又分散時間力氣
當年隨著考科的增加,當指考增加到10科後,你知道有人「十科都補」嗎?理由只為了兩個字:「保險」,但是這個保險得來的代價太高,效果也不好;但這個策略可能得不償失,一來隨著考題的變化,將變得深入又靈活,補習的效果將會大幅下降(為什麼?請參考「108課綱10個最重要的問題+攻略-Q4」,二來也是最重要的:孩子不是機器人!隨著準備多科,心理壓力增大、效果也遞減,甚至使他變得不愛閱讀、失去自主學習的動力,可是「自主學習」才是網路時代真正競爭力的來源(為什麼?請參考「三大核心素養&未來競爭力」),因此在策略上,應該要聚焦在有興趣或是擅長的考科目上做準備。
2.如何聚焦?鎖定本身學群
在《升高二選四大班群?7大步驟搞懂又會選》中,我們已建議你實用的步驟來探索十八學群,藉由學群的探索,你和孩子可以對學群之下的學系所需參採的考科做個整理,就可以做為選考科的憑藉,但是還是要記得上一點「不要亂槍打鳥」的建議,不要為了保險一次把所有考科全列為準備科目!反而要用「排除法」將效用最小的考科優先排除,選出在本身學群下聚焦的考科。
3.高一甚至更早就開始評估探索自我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提供免費的「興趣量表」,是一個不錯的自我評估方式,以「高一時盡量探索、高二定向、高三深耕努力」的方向來逐步選擇考科,但是非常建議在108課綱之下,家長能夠儘量陪同孩子進行這一過程(參閱「你的陪伴幫孩子成為108課綱贏家!如何提升核心素養+釐清迷思」)。另外特別一提,其實國中就應該開始進行自我評估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只以會考為目標,因為「自我探索」是一個旅程,而非一個目標,從國中就開始給他摸索的空間(參考「如何培養孩子的領導力?提升核心素養+開發領導力五力」、「網路時代家長真難當?提供你三大必勝原則」),才能真正見到這趟旅程的風景。
結語:積極正面為上策
華人常有「一試定終生」的陰影,覺得好像考差一次一生就蒙受了不可逆的損失,因此許多家長對於分科測驗減少和學測重複的考科頗有微詞,好像少了一個「Second Chance」!不可諱言,如果兩次大考都表現得很理想,絕對對人生帶來相當正面的幫助!但是人生也可以有「Second Chance」你相信嗎?這來自於抱持什樣的「態度」!「態度」也同時是網路時代成功的關鍵(請參考「三大核心素養&未來競爭力」),但態度是需要鍛鍊的,一次不盡如己意,有時反而對孩子而言是禮物,可以讓他提早開始被鍛鍊!以一個願意面對挫折的心+正面積極的學習態度,其實可以更加激發潛力!孩子的可塑性超過我們所想像,但是要給他空間展現;我們愈焦慮,孩子也隨著焦慮,所以要先「放下」,給他自我反思的空間(參考:暑假四步驟帶孩子「自我反思」,他就「轉大人」),他未來將有一個展現自己的燦爛舞台!
關於學測最新資訊更新整理可參考《明年108課綱新學測五大重要資訊,一次看懂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