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及早開始學英文,有不少家長會選擇報名補習班,以求孩子的英文能力可以贏在起跑點。不過學著學著,有些家長會發現,明明孩子的聽、讀、寫能力還不錯,擁有的詞彙量也不少,但在口說表達上似乎沒有顯著的進步,讓孩子試著念課文給自己聽,也總是支支吾吾地不願意說。
這就是孩子正卡在「害怕說英文」的心理關卡上!但化解這關卡,只憑我們的「說服」是不夠的,需要一些心法來引導,並且配合他的學習特質,才能真正有效,現在就來介紹這四個心法。
第一個心法:從興趣與使用中激發學習動機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孩子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所激起的學習熱情是相當驚人的。因此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孩子感興趣的領域著手,先讓孩子產生學習動機,再進一步接觸該領域與英文有關的素材,或是主動找材料給孩子;如:孩子喜歡看卡通,那就找英文相關的卡通給孩子看。
進一步地,也可以在生活中主動建立孩子在興趣中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包括:
(1)在活動中學英文:在繪畫創作、料理手作、運動等之中,都可以接觸到英文,無論是用英文故事作為創作靈感、用英文的課程來學習,並練習用英文來講解理念。
(2)在網路使用上學英文:藉由網路世界的「全球化」特性,在生活中就能提供使用英語的好機會,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以這些目的使用英文,並陪他一起學習使用。
(3)群體活動中說英文:充份利用生活中的機會,參與和外國人交流的群體活動,無論是線上、實體都非常好,未必要出國才行~還能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最需要第一個心法的孩子有哪些?
在我們的經驗與分析中,「貓頭鷹型」「羚羊型」「海豚型」「老虎型」「猴子型」這五種「學習性格」最需要靠激發學習動機來幫助他們。
其中,「老虎型」&「貓頭鷹型」喜歡獨立思考&獨立做主,「海豚型」聰明但不持久,「猴子型」&「羚羊型」比較急躁與直性子;他們比較不怕挫折與表達自己,可是需要自我動機支持自己學會跨過困難與或自我克制,光靠我們的說服與安慰是不夠的。
第二個心法:放下焦慮,理解包容
在接觸英文前期,部分家長會急於想讓孩子展現學習成果,催促孩子多多練習口說。如果孩子本身有意願,那當然沒有問題,這樣的鼓勵可能會成為助力,但如果孩子開口的意願度不高,那好意的催促反而適得其反,成為孩子的壓力來源。每個孩子對於語言吸收的能力不同,獲得的信心量也不同,對於信心不足孩子的沉默期,家長應該給予更多的包容與耐心,放下自身的焦慮感,試著給孩子多一些時間,要讓孩子覺得學英文這件事情是可以接受、是開心的,等孩子逐步建立起信心後,在不用他人引導下自然就能開口說英文。
最需要第二個心法的孩子有哪些?
「變色龍型」「象型」「無尾熊型」這三種「學習性格」最需要在害怕說英文時得到焦慮的紓解。
其中,「變色龍型」在意別人眼光,「象型」服從但較難承受委曲,「無尾熊型」容易悲觀而昏沈;他們都是比較容易積蓄內在壓力,學英文時一遇挫折特別需要同理心、化解焦慮情緒,減少負面情緒而產生學習能量。
第三個心法:鼓勵開口,少點糾正
亞洲地區的孩子在學習語言時,非常重視文法結構以及語句是否正確,這與西方教育體系中,相較於讀、寫能力,比較重視「敢於溝通」也就是聽、說能力這點落差很大。這也導致孩子在練習口說時,只要文法使用錯誤、單字發音不正確,就會遭到他人糾正,經過幾次後,當孩子意識到只要自己一開口就會被他人否定,自信心下降,久而久之自然牴觸開口說英文。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與他人溝通,在前期階段相較於糾結語言的正確性,如何讓孩子在對談的過程中累積成就感更為重要。先讓孩子體認到原來自己這樣講英文是可以被接受的,講英文是有趣的、是輕鬆的,家長只需要擔任引導發言的角色,透過一問一答誘使孩子發言,陪伴孩子找到自己最舒服的表達方式。
最需要第三個心法的孩子有哪些?
「孔雀型」「梅花鹿型」「馬來貘型」這三種「學習性格」最需要在害怕說英文時得到正面鼓勵的帶動。
其中,「孔雀型」本來就希望自己勝過別人,「梅花鹿型」喜歡學習卻缺乏信心,「馬來貘型」容易退縮;他們都需要正面動力的帶動,有機會展現自己、得到成就感,進而更相信自己可以說英文、激發潛力。
第四個心法:親子共學,感情加溫
你平常是怎麼陪伴孩子學習呢?或許是爸媽念繪本,孩子在一旁聽;或是孩子自己唸書,爸媽只在旁邊督促。這樣的單方面學習其實互動效果並不好,對於讓英文能力進步的助益也比較小,其中的原因就是出在互動方式,單向的互動比較難真正化解孩子對說英文的恐懼。建議爸媽可以嘗試「親子共學、共讀」,許多爸媽在初步接觸親子共學時,往往會擔心自己沒有「教」的能力,其實家長在過程中「共同學習」勝過於「教」的角色,因此家長程度如何往往不是重點,「學習態度」和「陪伴」才是最能帶給孩子的。
實際上,所有學習性格的小朋友,這個心法都可以帶來「加乘效果」,所以不妨在平時固定撥出一些親子共學的時間,和孩子們感情加溫,會更容易與他們在關鍵時溝通,鼓勵也比較容易被接納。
(延伸閱讀:108課綱學英文新秘方&新趨勢:親子共學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