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繁星推薦入學將由3月中~3月底開始申請,但是因應108課綱的制度變化,還有很多資訊需要整合才能充分準備!同時2010施行以來,有些錄取的趨勢已然形成,能了解這些趨勢並充分利用將能有效提升孩子錄取理想學校的機會,我們在這裡整合給你四大攻略重點,不要錯過!
繁星推薦申請流程一次整理
- STEP1.1/21~1/23舉行學科能力測驗(學測)→3/1學測成績公告
- STEP2.3月中~3月底繁星推薦報名:每位應屆生以「推薦入學報名表」報告,以「各學期學業總成績」之平均成績校排百分比(高一~高三上)為門檻(頂大通常門檻在20%,一般大學校系門檻多為50%)。
- STEP3.學校推薦排序:各大學同一學群錄取同一高中之學生,以一名為限(各大學可不分學群或至多分到八類學群進行招生)
- STEP4.受學校推薦學生就學群內校系選填志願
- STEP5.大學擇優分發錄取:(1)檢定學測成績;(2)比較「各學期學業總成績」之平均成績校排百分比;(3)校排相同者再比學測級分成績或單科百分比。
- STEP6.若校系有缺額則進行二輪分發,而第二輪分發時高中再錄取人數不受一名限制。
繁星推薦的注意事項(申請執行面)
1.各科成績採計科目:*111年申請科目及範圍都有變化
(1)「各學期學業總成績」採計科目:國文、 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資訊科技、生活科技(111年起新增)等共12 科;
(2)「各學期學業總成績」科目範圍(各校系第1比序):111年起從高一、高二增加到高三上;
(3)各校系第 2 至第 7 分發比序:校系自訂「單科學測」級分或「必修單科」學業總平均校排;必修單科範圍:111年起「國文」和「英文」學業成績範圍擴大採計至高三上;申請校系單科學測參採科目:最多四科。
2.「繁星推薦」對其他大學多元入學管道申請的影響:有「排擠作用」
繁星申請錄取生(1)不論放棄與否,不得報名該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2)不得參加該學年度科技校院日間部四年制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3)未於規定期限內放棄錄取資格者,不得報名該學年度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招生。(各入學管道詳情請參考「111年大學入學四大管道如何選擇?給你4大策略建議」一文)
3.學測科目的級分會影響到申請成績門檻:門檻不高,稍為留意不要亂選就可
申請校系所使用到的學測科目級分加總後不可為零級分,若校系訂為檢定之學測科目為零分的話也無法參加繁星推薦分發比序(此門檻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之倍率篩選也適用)。
繁星推薦提高錄取的四大攻略重點
關鍵一.確認是否為適合繁星推薦入學
由上說明,可看到繁星推薦具有「排擠作用」,會影響到其他入學申請管道的使用,因此請確認孩子是否符合以下狀況:
1.興趣或專長明顯且對申請校系有明確認識:可在十八學群探索中先充分認識,在《升大學要選十八學群?升高二選四大班群?7大步驟搞懂又會選》中有介紹如何實際執行,使用現有公開工具進行「自我探索」的方向,不會很難,只是要花點時間心力。另外,申請校系簡章上會載明轉系規定,請務必確認;這幾年有不少學生在讀了大學之後才發現不是自己所想要的,然後休學重考,所以你可以陪孩子花點心力探索,儘量不要聽枋間某些升學補習班建議「先挑擅長科目,上了再說」之類的建議(它們不負責孩子上大學之後的結果)。
2.在校成績相對優異,或是因所在學校相對明星高中較不突出:這也是繁星推薦的初衷-「讓教育資源平均化」,但是請一定注意兩件事(家長常忽略)(1)學測和分科測驗還是要準備,因為如果錄取不到理想的想放棄,還是要參加考試分發;(2)不要放下學習歷程的預備,因為學習歷程仍是孩子在求學過程中提升未來競爭力(尤其自我表達)的機會(為什麼?可參考「打造孩子未來競爭力三大關鍵」「面對108課綱時代的7大關鍵」),不要只為升學方便就放棄。總結以上,提醒你一下,如果只是因為「不想考試」、「不想準備學習歷程」而選擇繁星推薦,我會勸你三思,畢竟108課綱不只是升學制度,也是一個對台灣有利的教育趨勢(為什麼?可參考「兩岸教育#3:兩岸教育結構比一比!原來台灣學生這麼幸福?」),但就策略或你的可能現況而言這仍是一個繁星推薦可採用的原因。
3.*要有破釜沉舟決心,錄取一定會去念:錄取後如要放棄,只能參加七月考試分發:想清楚就好好申請,後面建議四我們會教你如何有效靠繁星提高錄取大學的方法。
關鍵二、了解甄選入學在目前多元入學管道中的未來趨勢:鎖定「繁星推薦」或「個人申請」,「考試分發」只是備案
1.錄取比例趨勢:105年後,繁星由約15%提升至約17%,之後每年穩定;考試分發則由30%下降至25%(實質佔比每年皆為30%以上),之後也是每年穩定;個人申請則是由54.38%,年年上升至57.6%。教育部規定:「以繁星推薦佔 15%,申請入學(個人申請)以 45% 為原則,分發入學(考試分發)目前沒有訂上限或下限,而其他特殊選才方式不到 10%。」。
2.108課綱的政策取向-甄選入學:甄選入學就是包括「繁星推薦」、「個人申請」的兩種入學方式,108課綱的政策本來就是希望能以「適才揚性」、「提升素養」作為未來的教育核心(可參考「108課綱10個大哉問」&「面對108課綱時代的7大關鍵」等文),考試不合其策略;二來,在出生率降低下(2020年台灣人口首度死亡率大於出生率)下,高中應屆畢業生人數減少,各校搶著要學生,政策又許可,當然會提高先舉辦的兩種甄選入學名額。
3.分發入學實際錄取率也將下降至30%以下:目前每年考試分發的實質佔比皆為30%以上,但這是因為個人申請不理想改為尋求考試分發所致,在未來學測與分科測驗科目不重複之下,這些改尋考試分發管道的必定會大幅減少,所以考試分發的重要性必會持續下降;因此策略上應先鎖定「繁星推薦」或「個人申請」,「考試分發」只是備案,戰略位置很不利。
關鍵三、注意入學考試項目的趨勢:學測的重要性提高+學習計畫建立變得更重要
學測在考試項目中相對重要性提升:我們可以看到繁星、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中,學測都不能被取代了(關於學測和分科測驗的組合關係,請參考「末代指考結束!明年學測+分科測驗三大改變(附選考三大原則)」,因此重要性相對提高。加上繁星推薦的「各學期學業總成績」要計算到高三上學期,所以,要提早複習學測考試範圍,且再花時間兼顧高三上的進度課(學測不考的範圍),傳統上只顧好高一二複習,高三「放水流」的方式已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在時間較緊之下複習進度擬定的重要,因此一定要事先(最好高一暑假就開始)擬出學複習計畫(可參考「沒暑輔怎麼辦?幫孩子制訂學習計畫」中,我們教你如何和孩子一同擬出學習計畫)。若是能先準備高三上的數學或自然,那對高二下的學習內容將有很大的幫助,也有助於提升學習能力,不失為學習計畫建立時的一種策略。
關於111年學測命題趨勢,請參考《開始預備!111年學測命題3大改變&3個建議》。
關鍵四、充分利用第二輪分發+趨勢資訊提高錄取機會
1.「繁星推薦」錄取比例上升:依前所述,甄選入學人數會逐漸上升,繁星推薦招生名額在106學年度前錄取率年年提高;107-108年政策微調錄取率微減,109年開始因前述高中應屆畢業生人數減少因素再度上升,110年因為學測是舊課綱最後一屆,使繁星報考人數爆量而錄取率再度下降。預估111年新課綱學測開始施行,不再有末代壓力,隨著高中應屆生繼續減少,111-117年的繁星錄取率都將呈現提高趨勢。
2.潛在的X因子-二輪分發:由於繁星在推薦第一輪分發時,各申請校系錄取同一高中學生以一名為限,但校系有缺額進行第二輪分發時,高中再錄取人數不受一名限制,這使得繁星人數多的大學(尤其是繁星招生人數超過200人以上的學校),在能採用繁星推薦的高中數有限之下,勢必出現二輪分發的系組,而讓錄取該校的同一高中人數倍增,讓無法獲得高中推薦排序第一的同學,也有機會用繁星錄取。所以即使在高中並非該學群排序第一的學生,只要通過該校系的校排比例門檻,也有不小機會能利用第二輪進入大學。相對起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的競爭者是全台灣,繁星的競爭更偏向學校內,因此孩子競爭力會大增。
以台灣第一學府錄取之門最窄的台大為例,2018年共有252所高中335人錄取台大,繁星錄取人數達6人的有成功高中,繁星錄取人數達5人有桃園高中,繁星錄取人數達4人的有:建中、北一女、景美女中、台中二中、道明中學、屏東女中、花蓮女中及羅東高中共8校,你可以看出不由高中的志願前後主導。
3.充分利用繁星制度特點,提高進入理想大學機會:
(1)善用第二輪,學校前20%~50%的學生都可以很有機會:如果有興趣的校系中有繁星錄取的大校,那麼由於第二輪的機會較大,實際上從105學年度之後,由繁星推薦進入大學的校排序,前15%是逐年下降,而46%~50%是逐年上升,因此可先了解想申請的校系是否是繁星錄取大校(不乏頂大如台大清大),參考至少兩年的錄取資訊,以這類學校為優先。
(2)將繁星與個人申請的六個志願同步考量:由於繁星推薦的特點,若你是在校內排名較前,可是學校較不是明星學校的話,你可以利用繁星的特點衝頂大,再利用個人申請去申請你比較有把握的校系,因為這麼一來,衝頂大雖然不錄取也不會對個人申請產生排擠作用,但是卻可以多一個接近夢想校系的機會,而個人申請又可以把握住可以有的選擇,因此非常建議個人申請絕不要收棄,而要同時準備,也就是從高中一開始,就有穩妥的在平時成績和學習歷程上持續預備。
結語:善用策略和興趣發掘將會提高進入理想校系機會
大學多元入學管道雖然複雜,但是卻也顯出策略導向的重要,可是這些策略在108課綱之下,會和孩子的興趣發掘非常有關係。
我們要怎麼樣以孩子的興趣發掘為基礎,為他發現申請理想校系的最好策略呢?聽起來很難,但其實只要「在孩子探索自我的過程中陪伴他,給他建議、和他一同思考策略」,了解制度後,提供這樣的策略其實不會比你提出給公司的企畫難很多,也就是說,你的工作經驗就可以幫他很多!(陪他發現學群就是一種方法,可參考「升大學要選十八學群?升高二選四大班群?7大步驟搞懂又會選」「五個方向!幫孩子提升學習動機&發現學群」)
過去知識傳授為主的時代,策略很單純就是「考好試,其他不用擔心」,因為教學有門檻,我們常常把孩子交給學校就好,現在這樣的策略已行不通,但我們卻多了一個難以替代的機會:「陪孩子走過學習的黃金時期」,而這是任何學習機構不能替代的,雖然你會辛苦點,可是卻會是提升親子關係難得的機會,而且還可以直接幫助他進入理想的校系,我相信你投資寶貴時間不會後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