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Cart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Image 3 1024x683

親子關係大躍進!避開溝通的六個地雷

愈來愈多家長反映:「孩子都不聽我說話!」但是不知道原因,只能歸咎於「青春期叛逆」,一籌莫展…其實是有辦法的!無法溝通是因為踩到「地雷」,地雷是指「你覺得很對,他聽了卻無法接受」的觀念,造成溝通難以進行、關心無法表達;避開這六個地雷,親子關係大躍進 !

溝通的地雷:一個實際例子

2017年7/11前全聯總裁徐重仁在新書發表會,被問到年輕人低薪的現象,他提到,1977年在日本工作時,月薪領約新台幣9,000元,但努力工作,是會被老闆看到,表達體恤年輕人要耐得住,並要年輕人不要計較薪水比別人低,忍耐不計較,好好工作有一天老闆就會看到。同時還提到,現在年輕人很會花錢,到機場看一看,很多都是年輕人出國旅遊,老一輩的人很少,認為年輕人現在誘惑很多,像是每個人都想擁有新的手機、都想花更多錢,但在沒有這麼多錢的情況下,應該要少花一點,要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
消息一出,遭網友痛批,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根據主計處所公布的國民所得統計,1977年時,台灣人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只有45,878元,換算下來月薪只有3,823元,徐重仁的收入其實是人均所得的2.35倍。」所以對年輕人來說,被一個「剛出社會就被重用、月薪是一般人2.35倍的人」教訓「年輕人很會花錢、要忍耐不計較」,被教訓的人當然心理不是滋味,於是這個教導就算是對的,也全然無用。(引用報導「忍耐低薪說讓網友暴動 徐重仁親上火線認失言」)

徐總裁這個例子就是溝通踩到地雷的標準案例,他犯了以下錯誤:
1.沒有同理心:他認為年輕人覺得薪水低是因為不願意忍耐,換句話說,是年輕人自己的問題。
2.忘記時代不同、社會潮流可能會不同的問題:以前徐總裁忍耐會得到重用,現在的社會一定就會嗎?無論是不是,這只是一個基於個人過去經驗的假設。
3.預設立場:已經假設年輕人錢不夠用是因為浪費而不是低薪,然後以自己的薪水為例,卻沒想到其實自己的薪水比較高,而且現在年輕人也許消費比較高,可是薪水也有可能真的比較低,事實上這並沒有絕對因果關係。
於是,造成結果:他的好意相勸不被年輕人接受,而且他本人還被「黑化」。其實,這就像你和孩子的溝通出現障礙時的狀況,而其中的「預設立場」就是溝通的「地雷」,地雷是指「你覺得很對,他聽了卻無法接受」的觀念,造成溝通難以進行、關心無法表達,就形成一種「雞同鴨講」的狀況,這種狀況多了,雙方都會對彼此溝通形成負面印象,成見形成就造成親子溝通的負面循環,也就是所謂「孩子都不聽我說話!」(你被「黑化」的結果)。
可見我們要避開這些地雷就可以提升溝通成功率!而這些地雷來自我們對孩子的成見,也就是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籤」。

為什麼我們給孩子貼上標籤?

我相信我們父母,都記得孩子出生時的可愛,都是以愛孩子的心和他相處,但是為什麼到後來卻不知不覺貼上某些標籤呢?
大家都知道,教養不是件簡單的事,甚至於有時充滿挫折與沮喪;人的本性有一種傾向,在挫敗時將問題歸因於另一方,以換取自我的安慰,不知不覺中,我們可能將教養上的問題歸因於孩子身上的「缺點」
以我曾聽說的一個案例為例。有一個小學中有一個所謂的「問題學生」,校長下令輔導老師帶孩子去接受情緒行為障礙的鑑定,看看是否符合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診斷標準。其實就我所知,孩子並沒有任何明顯關於注意力不足、躁動不安或衝動行為的特質,只是確有常打架滋事、缺席遲到、課業成績低落的行為。可以想像,學校在面對這麼一個麻煩人物時,讓他去接受身心障礙鑑定,確實是最快解決問題的途徑。一旦通過鑑定確診,老師們就可以鬆一口氣,把孩子問題的原因全都歸咎在該病症上,改而要求孩子就醫、服藥,但是往後這孩子卻得面對這個疾病標籤帶來的負面效應;而且實際上,他的問題據我所知根本沒解決,反而愈來愈糟以至最後「轉學」。
所以,我們必須面對教養中基本人性而來的傾向,不要把教養當作一種「問題」,而是一個我們認識孩子(「學習性格」是一種認識孩子學習特質的方式,可以使用免費「STA學習性格測驗」)並帶領他學會獨立面對未來所需態度的「過程」(108課綱時代所需建議度,可參考「網路時代教育孩子三大核心理念」一文),有了這個觀念,我想你已經初步預備好來看看我們可能對孩子有哪些標籤,也就是我們要避開的地雷有哪些。

避開和孩子溝通的六個地雷

這六個地雷就是溝時會冒出的先入為主觀念,在陷入溝通僵局時,甚至在溝通你想要表達、規勸他的觀點前,先檢視一下你自己。
1.抗壓性低
事實:未來更未知,帶來更大的壓力與不安,需要更大的抗壓性
網路時代青少年所身處的環境與過去大不相同,過去可以依循的一些原則,如考上好大學保障就業等已經多不適用,並且網路資訊量大、世界變化快速,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比起過往更加劇烈,在這環境下,青少年時期就已經開始承受大於前世代的壓力與不安,當然他對壓力的反應會比你預期的大,但這是因為他比我們以前承受的壓力還要早,而且多很多
2.自我中心
事實:網路時代變化快速,需要有更明確的自我認知以面對未來,作出抉擇
過去國家或家庭在青少年認知形成中佔較大的比重,較不強調自我,但是現在的網路時代有更多資訊稀釋了國家與家庭,同時也使得個人的認知需要更為清晰,為了在這時代定義自己;他只是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是更想追尋,卻因為想脫離主流意識被貼上標籤。
3.盲目崇拜明星偶像
事實:他和你一樣有認同標誌,只是對象轉為明星,並不會比較盲目
人都可能有精神崇拜傾向作為一種認同標誌,以前有偉人被歌頌成為偶像,但是時至今日,許多政治人物和教條已讓青少年失望,因此他們容易轉向明星,甚至是企業家,但是來源都是精神崇拜,並不能說他就比你「盲目」。
4.不喜歡與人交流、很宅
事實:不喜歡表面應對,唯有真正感興趣的才會表現交流的熱情,唯有真正投合的團體才成為同溫層
什麼叫「與人交流」?是很會公關,還是很重視真實關係?如果這沒有定論,那麼青少年只是更重視「真實關係」;網路世代資訊多元,不可能對什麼都有熱情,在選擇後忠於自己所愛,自然就對其他主題或群體表達出相對「漠不關心」,這只是人際關係的重心不同而已
5.懶惰不踏實,吃不了苦
事實:同樣可以踏實和吃苦,只是能觸動的原因和上一代不同
人能吃苦是因為有更重要的目標。我看過許多青年創業家對於創業或夢想的追求就非常能忍耐,儘管來自環境優渥的家庭,所以能否吃苦在於有無目標;若是我們把認為該吃苦的目標(如:為保住工作忍耐被上司罵)套在他頭上認為他不能吃苦,然後把他在意的卻視為「癡人說夢」叫他放棄,這是硬加在他身上不公平的歧見
6.非主流、標新立異
事實:時代的差異造成不同世代的不同主流,非主流只是一種「新主流」
什麼叫「主流」?就是「最多人認同的習慣」,所以當有一批人認同的習慣成型,對另一批原為主流的人可能看起來不順眼,於是就叫他們「非主流」;可想像這一批「非主流」只要繼續成長總會成為「新主流」,貼個標籤批評他們實在非常沒必要,只是強調你是另一批人而已。

結語:避開地雷=同理心

因為教養中所遭遇的挫折,我們不知不覺為孩子貼上標籤,以至於愈來愈覺得和他溝通很有障礙,也許還會覺得「小時候他好可愛,現在怎麼卻……」;其實問題的根本不在孩子或你,而是這些標籤阻礙你真正認識他以及你所採取的態度,進而影響了親子關係,其實他也和你一樣沮喪或挫敗
其實他和你沒那麼多不同!如前所言:「不要把教養當作一種『問題』,而是一個我們認識孩子,並帶領他學會獨立面對未來所需態度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更像是一個「MENTOR」(導師),尤其在網路時代比以往更需要你的同理與陪伴(參閱:父母就是「美國隊長」:108課綱時代的三大任務);這並不是一個由你「念頭一轉」就可以完成的,它是由你和孩子在互動中建立新關係的過程,由你的努力和同理心開始,狀況會愈來愈好!相信我,他會感受到;孩子是非常直觀真誠的,只要感受到你的愛,他就會在互動中回應你,你會發現:其實他沒那麼難了解!你們的關係會愈來愈親密,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成為「終生的朋友」,在這裡先祝福你們,加油!

【填寫問卷,發現台灣孩子學英文痛點】

我們一直想找到真正能解決台灣孩子學英文痛點的好方法!並且不要填鴨、減少壓力又能和國中課業銜接、打好基礎。
作為爸媽,你的看法十分珍貴,因此請幫忙填寫以下幾個簡單的問題,謝謝您為台灣孩子未來出一份力!

感謝您的支持!填問卷贈送您好禮三選一!

After Post 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