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台灣教育是特別的一年。末代指考結束,疫情升溫帶來第一次「停課不停學」,台灣教育面對第一次全面線上教學,加上全球未來趨勢持續轉變,未來台灣的教育潮流是什麼?就是線上教學、STEM教育、素養導向三者結合的教育型態,早點了解、做好準備 !
線上教學+STEM教育+素養導向,三者結合的未來教育型態
未來的教育潮流在哪裡?要看兩個面向:未來競爭力來源+教學技術創新,兩者結合就會是未來教育型態的潮流。在《如何寫好學習歷程?表達出三大核心素養&未來競爭力》中我們提到,由許多國際級企業,包含蘋果、思科、微軟、戴爾電腦等公司,與美國教育部共同創立了 21 世紀關鍵能力聯盟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P21),並在2008時提出未來人才所需的三大面向關鍵能力:學習與創新的能力 (learning & innovation skills)、數位素養能力 (information, media & technology skills)、生活與工作的能力 (life & career skills);這三大能力能成為關鍵是由於網路世代的特徵,並且和108課綱「核心素養」是相對應的,所以「素養導向」的教學模式將是未來競爭力的來源,但是必須配合「STEM」教育的內涵和線上教學的教學技術更新,更能發揮真正的潛在教育動能。
以下將幫助你重點式了解,這三種方式結合如何能成為未來教育潮流,讓你能早點開始掌握、為孩子規劃!
為什麼「素養導向」的教學模式將帶來未來競爭力?
如前所述,未來人才所需的三大面向關鍵能力是:學習與創新的能力 (learning & innovation skills)、數位素養能力 (information, media & technology skills)、生活與工作的能力 (life & career skills);為什麼是這三大能力?原因之一在於網路時代的來臨。
網路世代的特徵:
(1)資訊更新及技術創新快速:因此需要保持學習的動力和持續創新→學習與創新的能力
(2)海量資訊和網路快速傳播:因此需要學會如何使用資訊和通訊技術來尋找、評估、建立和交流資訊→數位素養能力
(3)線上資訊需要連結於實際生活,產生真正的影響力:因此需要學會如何將線上的資訊、技術、連結轉化為生活、工作或社會參與所用→生活與工作的能力
簡單的說:網路時代的海量資訊之下,我們需要面對的是運用資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再是知識的累積。
再比對上面108課綱「核心素養」三面九項的說明,我們發現:(108課綱其他資訊可參考:108課綱資訊網)
(1)「自主行動」:個人為學習的主體,能夠培養「學習與創新的能力」;因為唯有具有自主行動力才能保持學習的動力和持續創新。
(2)「溝通互動」:廣泛運用各種工具有效與他人及環境互動,能夠培養「數位素養能力」;因為網路中的溝通互動中可以學會如何使用資訊和通訊技術來尋找、評估、建立和交流資訊。
(3)「社會參與」:學習處理社會的多元性與合作及人際關係,能夠培養「生活與工作的能力」;因為真正進行社會參與才能學會如何將線上的資訊、技術、連結轉化為生活、工作、溝通所用。
所以可以得到一個結論:108課綱「核心素養」就是為了培養未來的競爭力,也就是說,以培養「核心素養」的「素養導向」教學模式會是未來競爭力的培養所需要的,這原本就是這種教學方式最主要的目的:學習如何運用資源解決問題。
因此「素養導向」的教學方式就是未來教學方向的主導,但在目前,我們仍需要能夠配合這種教學方向的內涵和技術,就是「STEM」教育和線上教學。
什麼是STEM教育,教育上的功能是什麼?
概念最早由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提出,為了提升美國科技與經濟競爭力,特別重視 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及 Math(數學)等領域的發展,STEM 就是這 4 個領域的英文單字首字母組合而成。2015 年,美國國會更發表《STEM 教育法》,落實到教學場域,培育相關 STEM 教育人才,透過跨學科整合,培養解決問題與創新能力。或許 STEM 太重視理工學科,教育界因此產生新的意見,要求將 Arts(藝術)納入 STEM 教育,強調科技不能失去人性,同時必須具備藝術及美感,因此加入 Arts 之後,STEM 就變成了 STEAM。
(更多發展相關資料可參考「由科技融入教育趨勢初探STEM教育的驅動力」)
但必須澄清,STEM教育不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知識的簡單疊加或是「跨領域學習」而已,而是立足於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的問題,將各學科的知識和方法整合到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上;所以核心是在「如何解決問題」而不只是學習「跨領域的知識」。學科的教學必須緊密相連,以整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
過去在網路時代之前,知識某種程度是被「壟斷」的,不是學有專精者就難以獲得,更別提掌握,所以學習知識為優先,再看各領域專精者如何憑專業解決問題,但是一但網路時代知識「壟斷」被打破,在知識能夠獲得下,自然更該學習的就是「如何掌握各領域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就是STEM教育可以成為未來教育潮勢的原因。STEM教育「跨領域解決問題」的核心,所發展出來的各種教學內涵,自然就成為「素養導向」教學未來的重要內涵。
為什麼線上教學將成為未來重要的教學方式?
首先,要澄清一點,「線上教學」並不是「將教學內容放在網路上或是線上上課」這麼簡單,目前有許多家長因此對線上教學有許多誤解,以及因此而來的許多批評。這樣的誤解來自於許多教育業者,打著線上教學的旗子,但只是把教材做成影片或是放上網頁,或是找個網紅老師開線上直播班,甚至可以不斷重覆看為宣傳,但是本身在師生互動、教學內涵、教學管理系統上完全沒有更新。(可參考「108課綱時代:如何選出對孩子最有效的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因為正在發展中,還有許多優點以及缺點,我們可以先客觀地看:
就優點來說,可歸納於以下三點:
1.學習地點鬆綁:可以帶來教育時間的節省,因此老師較有時間做態度的引導,以及教導「如何解決問題」的思維並且練習。(可參考報導:個人化學習,幫助老師專注創造教室裡的「啊哈!」時刻)
2.老師角色轉變-顧問化:過去老師的角色主要是單一的傳授知識者,在線上教學上因為可透過線上教學後台,即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數據分析,老師已經成為一個「學習顧問」,進一步可以依學生的程度與學習性格給予量身訂做的課程內容。更重要的是,學生要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不能只靠一個單一的傳授知識者,而是一個能針對他的弱項進行建議的「學習顧問」,老師更了解學生並有足夠的時間才能成為這個角色。
3.線上教學可以和核心素養相互提升:一個設計良好的「個人化」、「互動」線上課程,可以更多元地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就能夠提升「自主學習」的動機,成為持續成長的動力來源,非常有助於提升核心素養。
但是線上教學的缺點怎麼辦呢?因此我們提倡的是「線上線下整合」(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簡單地來說就是同時運用線上線下,取彼此的優點做線上教學的最大優化, 打破場地與學習框架。
以下就是一個OMO的好範例:總部設於美國舊金山、號稱「沒有實體校園」的密涅瓦大學(Minerva Schools)就採取OMO學習模式,學生會在4年內走訪全球7個城市,上課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採高知識密度的線上課程,另一部分則透過實地參訪,體驗不同文化,打破場地與傳統教學的框架,提升學習自由度。
這樣的模式有以下優點,並減少線上教學的缺點:
1.仍然能利用線上教學的優點:線上教學的方便性、顧問性、大數據利用等特性仍能使用,但當然會稍有弱化。
2.不弱化人與人的交流,甚至能深化:可利用線上資源輔助人與人交流的進行,線上社群活動強化互動、線上教學節省課堂時間來進行更多課程互動、大數據追蹤都可以有助於人與人溝通的進行及團隊合作的深化與學習。
3.打破既有框架,創造教學形態的新未來:原本無論線上線下都有其限制,但是以線上線下整合的模式將創造教學探索的新領域,如密涅瓦大學的方式就突破原本大學的區域性及文化特性侷限,產生的人才更能面對網路時代的全球整合。
4.打破年齡限制-混齡教學,不同年級一起上課:當然這是依各科屬性及學生特質適合為前提。在教育資源上,可以更為節省;在重要的提升素養面向上,適度的混齡有助於素養的提升(如:年長的學習協助他人,年幼的學習更為成熟的態度)
(更多內容可參考「線上教學是未來潮流,知道線上線下整合模式嗎?將是疫情後趨勢」)
所以,「線上教學」(尤其是「線上線下整合」(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是非常適合「素養導向」教學和「STEM」教育的教學技術。
結語:最後的關鍵,就是「你」
讓我們回到起初:「素養導向」的教學模式將是未來競爭力的來源,因為讓我們學習如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不是在學習知識,而是學習「態度」。在《如何寫好學習歷程?表達出三大核心素養&未來競爭力》文中分析,「核心素養」背後是「自主行動」、「自我表達」、「自我反思」三大關鍵態度(真的建議你看看這篇,可以成為教導孩子成長的方向),這是你一個人,也不是老師可以教出來的,而是需要在孩子這段成年前人格養成的黃金時間中陪伴他形成!在《國高中開學面對108課綱?提供三必勝策略包》就有提到:在108實施後,做為家長的責任變得更具有決定性!必須改變以前「把試考好」就好的思維;陪著孩子發現自己的屬性來找尋準備方向變得非常重要,你是學校和老師不能取代的角色。在這個前提下,關於STEM教育、線上教學等等的進行才有施力點。
對你而言,當然有代價要付出的,這是現在做父母很辛苦的地方!但是若能轉念一想,現在的社會變化快又複雜,你的孩子需要你在身邊指引他,恐怕比以往任何世代都需要你的帶領!而且在他身邊與他共同經歷,就能強化你們的親子關係。如果你認同我的想法,但是卻苦惱孩子不和你溝通,我們提供你檢視的方向:《親子關係大躍進!避開溝通的六個地雷》,也可以在我們的親子部落格找尋資訊。希望本篇無論在未來教育方式的選擇或是親子教育上能對你和孩子的未來帶來幫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