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及早開始學英文,有不少家長會選擇報名補習班,以求孩子的英文能力可以贏在起跑點。不過學著學著,有些家長會發現,明明孩子的聽、讀、寫能力還不錯,擁有的詞彙量也不少,但在口說表達上似乎沒有顯著的進步,讓孩子試著念課文給自己聽,也總是支支吾吾地不願意說。那麼應該怎麼開始呢?以下教家長四個主要的心法。
第一個心法:從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孩子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所激起的學習熱情是相當驚人的。因此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孩子感興趣的領域著手,先讓孩子產生學習動機,再進一步接觸該領域與英文有關的素材,或是主動找材料給孩子。如果孩子喜歡看卡通,那就找英文相關的卡通給孩子看;如果孩子喜歡唱歌,就鼓勵孩子唱英文歌曲,例如《Birthday song》或是《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選擇歌詞重複度高且耳熟能詳的兒歌,更能增加孩子在學習時的記憶度。
(推薦延伸閱讀:學習英語,學習動機比從小開始學更重要)
第二個心法:放下焦慮,理解包容
在接觸英文前期,部分家長會急於想讓孩子展現學習成果,催促孩子多多練習口說。如果孩子本身有意願,那當然沒有問題,這樣的鼓勵可能會成為助力,但如果孩子開口的意願度不高,那好意的催促反而適得其反,成為孩子的壓力來源。每個孩子對於語言吸收的能力不同,獲得的信心量也不同,對於信心不足孩子的沉默期,家長應該給予更多的包容與耐心,放下自身的焦慮感,試著給孩子多一些時間,要讓孩子覺得學英文這件事情是可以接受、是開心的,等孩子逐步建立起信心後,在不用他人引導下自然就能開口說英文。
(推薦延伸閱讀:瞭解孩子為何害怕英文,7 個方法幫他愛上學英文)
第三個心法:鼓勵開口,少點糾正
亞洲地區的孩子在學習語言時,非常重視文法結構以及語句是否正確,這與西方教育體系中,相較於讀、寫能力,比較重視「敢於溝通」也就是聽、說能力這點落差很大。這也導致孩子在練習口說時,只要文法使用錯誤、單字發音不正確,就會遭到他人糾正,經過幾次後,當孩子意識到只要自己一開口就會被他人否定,自信心下降,久而久之自然牴觸開口說英文。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與他人溝通,在前期階段相較於糾結語言的正確性,如何讓孩子在對談的過程中累積成就感更為重要。先讓孩子體認到原來自己這樣講英文是可以被接受的,講英文是有趣的、是輕鬆的,家長只需要擔任引導發言的角色,透過一問一答誘使孩子發言,陪伴孩子找到自己最舒服的表達方式。
第四個心法:親子共學,感情加溫
你平常是怎麼陪伴孩子學習呢?或許是爸媽念繪本,孩子在一旁聽;或是孩子自己唸書,爸媽只在旁邊督促。這樣的單方面學習其實互動效果並不好,對於讓英文能力進步的助益也比較小,其中的原因就是出在互動方式。建議爸媽可以嘗試「親子共學、共讀」,例如帶著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家長念完一句後,孩子再跟著重複,即使念的不正確也沒關係,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逐步習慣英文的發音方式。又或是【T4L 親子互動英語】這套英語教材,也設計了共學的機制,讓爸媽和孩子可以一起完成作業,雙方一起學習、進步。
(推薦延伸閱讀:如果父母自己英文不好,如何幫孩子學好英文?)
結語
學語言首重應用,即使讀、寫能力再優秀,如果聽、說能力未有相應成長,在需要使用英語的場合反而不敢開口,則失去了學習第二外語的意義。因此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扮演帶領者的角色,從旁引導、輔助孩子,從感興趣的領域開始,逐步培養語感並習慣使用英文,慢慢建立敢開口的自信,讓孩子知道講英文就跟日常我們對話時使用中文那般自然,如此則不會再有不敢說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