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會考衝刺的時候到了!有許多定下讀書計畫表的方法,卻未必能「提高成績」,因為太注重「把書讀完」,卻未教同學如何有「讀書效率」,針對這點,我們特別教同學如何定下真正有效的讀書計畫表,其實決勝時刻現在才到 !
學測最後決勝關鍵:讀書效率
辛苦快三年,學測/會考終於要來了!在這最後兩個月,最關鍵莫過於如何妥善地運用這段時間,也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有必要的事」。對於大部分同學而言,各科多多少少還有些不太有把握的章節是想要補起來的,因此許多補習班、網路文章都在不斷地教大家如何在限的時間內安排時間把書「讀完」,其實對我們大部分同學來說,這是錯誤的思維。為什麼「錯誤」?還記得前面提到最關鍵莫過於「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有必要的事」嗎?既然如此,讀書的優先順序才是最重要的,這時應該先擬「核心策略」,知道該「優先」讀什麼,甚至到最後該「放棄」什麼……但是許多正在衝刺的同學們最為難的,就是不知道 「核心策略」 是什麼?因為大部分補習班不會顧到同學個人需要,而大部分家長不熟悉各考科,於是兩者在最後關頭給不了同學最適合的「個別建議」……
這就是寫本文的原因,我們所建議的讀書計畫表,其實是一個「策略規劃表」,目的是幫助同學在最後關頭能「提高成績」、不留下遺憾,同時配合我們《最後衝刺學測「不要」做的10件事(會考也可用)》一文,一方面告訴同學不要做什麼,一方面建議同學該做什麼,希望能在最後關頭幫助你們脫穎而出!
制定讀書計畫表的5步驟
Step1.排出各考科各章節的優先順序(密技)
如何排出優先順序?我們先掌握以下幾點做為章節取捨的策略核心:
- 重要度一:重要,掌握度不高
- 重要度二:重要,掌握度又高
- 重要度三:中度重要,掌握度高
- 重要度四:中度重要,掌握度不高
- 重要度五:低度重要,但掌握度高
- 重要度六:低度重要,掌握度又不高
每個人的這六個重要度都不同,並且和同學的進度安排、中長期讀書目標制定、最後的複習取捨有關,下面再就這些主題說明,現在先說明如何分辨:
1.鑑別自己對各章節的掌握度
請先找一本學測考古題(最少有近十年,但請注意,這本考古題要有標示各題的章節範圍),接下來試寫共三回(如:近三~五年)的考古題,不用遵守正式考試時限,寫完為止,如果有不會寫可空下來。
2.將題目掌握度記錄
寫完後對答案,將題目分為兩類:(1)不會寫但猜對、不會寫寫錯、不會寫放棄;(2)會寫又寫對、會寫但寫錯。依照題本上對各題註記的章節範圍,把各章節的類別記錄,如:有題目範圍為「等差級數與等比級數」、「數學歸納法」,又屬於上面的(2)類,你就將等差級數與等比級數、數學歸納法記下來,並且各標上一個(2),以此類推將各題都做記錄,如圖:
3.將各科章節分類:最後將各章節的(1)&(2)數目計算出來,如: 「數學歸納法」 有3個(2)、5個(1),接下來分類如下:
- (1)的數目位居前1/3者,為「重要度一」
- (2)的數目位居前1/3者,為「重要度二」
- (2)的數目位居1/3~2/3者,為「重要度三」
- (1)的數目位居1/3~2/3者,為「重要度四」
- (2)的數目位居後1/3者,為「重要度五」
- (1)的數目位居後1/3者,為「重要度六」
這麼分類的邏輯並不複雜,其實就是把對學測重要度高&中的題目列為優先,但是掌握度較高的題目不能輕忽,必須要把握住,因為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至於不重要、掌握度又不高,甚至考慮放棄。
Step2.依程度設立中長期讀書目標
1.先設立長期讀書目標:先以同學的各科程度為基礎(可參考模擬考排名),若該科排名在後1/3,衝刺目標就放在「重要度一」~「重要度二」;中間1/3~2/3,衝刺目標放在「重要度一」~「重要度四」;前1/3,衝刺目標放在「重要度一」~「重要度六」
2.設立階段性讀書目標:將長期讀書目標所包含的重要度章節,可以先扣掉你覺得完全最近一個月已「完全」掌握的部分(沒把握就別扣),再往回推且平均分配即可,但留下最後一週做考古題,例如,剩下八週,就將長期目標章節分為七等份。
Step3.填入每週每天的時間區塊
以每週為單位,先填入已經有安排的必要時間(如:上補習班),然後將當週剩下的時間區塊依下列原則分給各考科:
1.各科準備時間和重要性不同,需要分給不同時間
在《明年108課綱新學測五大重要資訊,一次看懂不擔心》中我們有分析各考科出題方式和重要性在未來的變化,請你先參考對你重要的考科然後每週給較多的預備時間,另外各科的準備方式和所需時間也不同,請先規畫各考科你每週要給的時間。
2.每天輪流給予不同科複習時間
在《最後衝刺學測「不要」做的10件事(會考也可用)》就有提醒,每天應交叉時間讀不同科目,並且儘量以實際考試的時間安排複習時間,如:數A在週五早上9:20考,就儘量把數學放在週五早上練習(相關訊息可參考《明年108課綱新學測五大重要資訊,一次看懂不擔心》);並且有些科目也較適合每天都讀(如:每天背英文單字)。
3.複習清單請勿忽視素養題
在《111年學測命題3大改變&3個建議》提到111學測將正式登場素養題(其實之前學測已有素養導向的題目逐漸出現),素養題未必單一題型而是多種題型皆可以素養導向命題,特徵是「情境化」、「跨領域」、「強調整合運用能力」;這是台灣孩子比較不熟悉的題型,但常被學校老師忽略,所以我們需要在自己各科的複習中加入素養題的練習。如果缺乏題目來源,其實網路已經有許多各科線上題庫可以提供演練(如:免費的「讓素養飛」,也有收費的,更多關於準備素養題的資訊,可參考《升國高中?五大建議幫孩子搞定「素養題」》一文)。
4.小心《最後衝刺學測/會考「不要」做的10件事》,並記得要運動
有幾點是在這裡特別再提醒的,包括「不要晚睡晚起」、「把手機當作讀書休閒」(細節因篇幅有限,可以再看原文),並且特別建議每天要排進固定運動時間!
Step4.特別留下最後十天做近十年考古題
考古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最有效的需要實際模擬大考當天的考試環境,儘量習慣考試的時間和解題速度,同時非常建議最好能做完近十年考古題,並且將最後一週做完題的其他時間,將各科做最後最重點的衝刺複習,這個時候就要面對現實,該放下的要放下,但不是放棄,要把已掌握的和大考最重要的優先顧好為上策。
Step5.預留每週檢討調整空間
我們對於自己的實力難別有錯估的可能,因此每週可重新評估進度,如果預期的「重要度」很有可能達不到,不妨將章節依重要度由後往前扣掉,做得到的進度表比空想的進度表好。
結語:不再盲目+堅持到底
我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高中男生,三年來在一個志願排名不高不低的公立高中第二類組。期中考成績總是最多在班上中段,他很努力,但是總是追不上考試進度,成績愈來愈差。最有興趣的就是數學,每天中堂下課就在算數學、很頑固地努力在算,數學成績也不過就是中間偏高沒什麼了不起,同學都覺得這個人很奇怪……到了高三了,模擬考隨著進度加上去,愈考愈差,第六次模擬考他六科總分只有97分(滿分550分)……
但是他沒有放棄,考前三個月,他重新振作,每天早上八點去補習班自習教室報到、讀到晚上10點才回家,隨著聯考日子接近,每天去自習教室也人漸漸少了……
放榜了!他居然分數可上前十志願!因為他從沒上過排行榜,老師紛紛問他的高中導師:「這個學生是誰?居然考了全校第二名?」。最後他選擇清大數學系,是因為他不喜歡台大在台北,因為他的鼻子會過敏,而且「他喜歡數學」,從此之後他發現:「人是有選擇的」。
沒錯,這個人就是我。我自己的經驗確認:最後兩個月可以做的事很多,只要我們堅持,又有策略。
除了上面準備時的核心策略外,也要關注111年學測的預期變化,請參考《學測倒數三個月:111年三大改變+最後衝刺的三個秘訣》,同時裡面還有「衝刺的三個秘訣」;若正在看的你是「家長」,也請把握好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幫助他堅持下去,而不是過度打擊他,在《如何幫孩子堅持勝利?提供三大秘訣》中我們提供不同個性的孩子在這時可以怎麼溝通的建議。
讓我們一同堅持下去,其實是不是申請到理想的學校並不是唯一,人生還有很多關卡不是嗎?但是結束時我們可以對自己說「那美好的仗我已打過了!」這就是我們的勝利了!加油!